|
郭启宏教授赠书暨瑞光石揭幕仪式在饶平二中举行
2016年8月27日上午,郭启宏教授赠书暨瑞光石揭幕仪式在饶平二中图书馆举行。
仪式由县教育局局长许学骞主持。郭启宏教授在赠书前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,他回忆了当年在母校的学习生活,鼓励现在的学弟学妹发奋学习,对母校的发展寄予厚望和大力支持。副县长黄宝弟代表县委县政府发言,他回顾饶平二中的发展历史的同时,对郭教授弘扬瑞光精神,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无私大爱的贡献给予赞扬。另外,黄副县长对瑞光石寓意的诠释,表达对饶平二中发展的肯定和鼓励。
在仪式上,郭启宏教授与黄宝弟副县长共同为座落在饶平二中图书馆前的“瑞光石”揭幕。
附郭启宏教授简介:
郭启宏,当代剧作家、诗人、小说和散文作家。广东潮州人,汉族,1940年生,1951年至1954年就读于饶平二中初中部,196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(师从王季思教授)。曾任中国评剧院副院长、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,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、北京文联副主席、北京戏剧家协会主席,现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席编剧(享国务院特殊薪贴),兼任北京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,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导师、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、上海戏剧学院客座教授等。
已发表各类作品一千二百馀部(篇),一千馀万字。其中,33部作品获73项国家级或京沪市级奖。昆曲《南唐遗事》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剧本奖第一名(1988),同名电视剧获第三届全国戏曲电视剧金三角奖一等奖(1989),广播剧《评剧皇后传奇》获全国连续广播剧大奖赛一等奖第一名(1989),话剧《李白》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剧本奖(1992)、中国文化部第三届文华奖文华剧作奖(1993),昆曲《司马相如》获第十二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(1998)、文化部第八届文华奖新剧目奖(1998)、北京市首届老舍文学奖优秀剧本奖(2000),同名戏曲电视剧获中国第十八届电视飞天奖一等奖(1998),话剧《天之骄子》获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剧作奖(1997),话剧《男人的自白》获第八届中国戏剧节小剧场演出季优秀剧目奖、优秀编剧奖(2004),话剧《原情》获第二十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(2006),昆曲《西施》获第三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(2006)、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新剧目奖(2007),话剧《知己》获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第一名(2010)、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优秀剧本奖第一名(2011),以个人身份两获中国戏剧文化奖金狮奖优秀编剧奖(1996、2010),获文化部授予“昆曲艺术优秀(编剧)主创人员”称号(2006)和“话剧艺术优秀工作者”称号(2007),获北京文联授予“繁荣首都文艺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者”称号,是迄今为止同时获得戏曲、话剧双重荣誉称号的唯一剧作家。
其主要作品有话剧《李白》、《天之骄子》、《男人的自白》、《知己》、《小镇畸人》,昆曲《南唐遗事》、《司马相如》、《西施》、《绿牡丹》、《李清照》,京剧《司马迁》、《情痴》、《花蕊》,评剧《向阳商店》、《评剧皇后》、《成兆才》、《城邦恩仇》以及河北梆子《忒拜城》、《北国佳人》等,结集《郭启宏剧作选》(中国戏剧出版社)、《郭启宏文集•戏剧编》(五卷)(文化艺术出版社),长篇小说《白玉霜之死》(浙江文艺出版社)、《潮人》(作家出版社),散文集《四季风铃》(中央编译出版社)、《井花水》(中国戏剧出版社)、《艺坛梦寻》(三晋出版社),诗集《天风雅阁吟草》(中国戏剧出版社)、《燕云居诗钞》(三晋出版社),文论集《传神》(中国戏剧出版社)等。
中国戏剧界广泛认可其人之成就。称其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“三驾马车”之一,又有“北郭南魏”之誉。曹禺集杜诗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,白鸥没浩荡,万里谁能驯”以赠,王季思称其为“兼有作家天赋和学者功力的才子”,撰联“月魄诗魂字字带灵气,指奸斥佞句句挟风雷”以赠,于是之称其“是一个有才、有学、有识的人”,刘绍棠称其“博学多才”,“是一个有识之士,有志之士”。谢柏梁《中国当代戏曲文学史》、何玉人《新时期中国戏曲创作概论》、朱栋霖、王文英的《戏剧美学》和钟鸣《郭启宏评传》等专著均有专章论述其艺术成就和理论主张,散见于报章杂志的其人其作的报道、采访、评论和研究文章多达千馀篇。 |
|